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人物專訪

>

江森自控七赴進博:深耕中國市場,以本土研發賦能新質生產力

江森自控七赴進博:深耕中國市場,以本土研發賦能新質生產力

2024/11/6 17:42:18

進博會如今已成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也是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作為致力于智慧、健康和可持續建筑的全球性企業,江森自控連續七年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創·無界 智·未來”為主題,再次亮相這一國際盛會。

 

在本屆進博會上,江森自控展示了在數據中心、新能源產業、半導體、電子等多個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與數字化應用,并分享了立足本土、服務全球的成功案例,致力于賦能新質生產力的建設,進一步推動各行業的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1.jpg

進博會現場,中國工控網有幸與江森自控中國區服務業務及解決方案總經理邱坤展開深入交流,深度解析江森自控本次帶來的重磅展品,以及江森自控如何詮釋新質生產力這一關鍵詞。

 

本土研發,煥新升級,多款重磅新品亮相進博

 

進博會是新品首發和前沿科技的重要平臺。邱坤表示,對于江森自控而言,進博會不僅是展示智慧城市和綠色城市建設成果的機會,也是與中國市場互動的重要平臺。今年,江森自控憑借多款重磅產品充分展現江森自控在華近30年的行業洞察和技術優勢,以及深入了解中國市場的多元化需求,助力客戶實現智慧、高效運維和節能減排的目標。

 

據邱坤介紹,本次江森自控主要展出眾多展品中,最引人關注的有三款——

 

首先是江森自控全球首展,代表其智能制造硬實力的重磅新品——約克HPS-H高速變頻螺桿式高溫熱泵機組。該熱泵機組由中國研發和生產,能夠為各個行業提供高效、節能、綠色低碳的冷熱兩用能源解決方案。其創新技術和低GWP環保冷媒工業級的設計,讓該熱泵機組更是代表了中國暖通空調與制冷行業的科技創新、零碳未來和高質量發展。


其次是江森自控在中國研發生產的樓宇控制系統新品——EasyIO Neo Series樓宇自動化系統。該系統在中國本土研發和制造,豐富了江森自控的產品組合的同時,以高效、安全和友好的用戶界面等特性,更符合本土獨特的氣候、監管和市場條件,滲透更多市場層級,通過定制化解決方案滿足不同體量商業建筑的樓控需求。


而最新升級的江森自控Metasys14.0樓宇自控系統同樣備受矚目。本次,江森自控在現場展示全新版本樓宇自控系統Metasys 14.0,帶來了多項重要更新,在網絡效率、架構靈活性和安全性方面有顯著提升,簡化了工程設計,增強用戶管理,并提高生產力。

 

3.jpg

踏浪前沿技術,江森自控賦能各行業發展新質生產力

 

如今,5G連接、智能電網和可再生能源等新基礎設施和信息技術能力,推動了中國智慧建筑和智慧城市的發展,中國正在成為數字化應用和創新的先驅。

 

邱坤談到,江森自控深知人工智能正在重塑空間與生活,這在建筑領域也毫不例外。因此,江森自控正不斷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并深入探索人工智能、5G和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支持下的數字解決方案,積極響應中國市場需求。本次進博會,江森自控圍繞數據中心、數智融合服務等多領域展示綜合的前沿行業解決方案。

 

在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方面,江森自控提供包括全變頻空調系統、自然冷卻、余熱回收、水平送風空氣處理機組等在內的冷卻系統關鍵設備多樣化選擇,并整合全鏈路各個末端,結合行業領先的控制系統與軟件平臺,將優質的服務貫穿于數據中心的全生命周期。

 

2.jpg

在數智融合服務方面,江森自控融合產品服務技術、數智化技術和各垂直市場應用技術,根據不同用戶的實際需求,提供一站式數智融合服務解決方案。目前,江森自控數智融合解決方案被廣泛應用于新型智慧醫院的建設中,深度參與中國醫療機構轉型升級的浪潮。

 

邱坤總結到,新質生產力與科技創新、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緊密相連。如今,中國大力倡導“新質生產力”,鼓勵企業創新,這不僅推動了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和應用,也為全球經濟增添了新興市場活力,為各國企業合作提供了更多合作機會。

 

結語

 

作為進博會的全勤展商,江森自控憑借近140年的創新經驗,始終緊跟技術前沿,驅動企業發展。面向未來,江森自控將致力于優化產品組合,推動可持續發展,為新能源等領域提供穩定、可靠、節能的定制化解決方案,賦能中國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審核編輯(
唐楠
)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羅克韋爾自動化亮相第七屆進博會,三大引擎鏈動可持續未來

進博進行時|潮涌浦江、共贏浦東,共探智能制造與機器人新未來

智驅物流,綠動未來——魏德米勒閃耀2024 CeMAT ASIA & 深圳高交會

KUKA X Swisslog多款全新產品重磅發布,持續推動本土化戰略,以智造引領未來

100%中國本土研發生產,江森自控以EasyIO Neo Series樓宇自動化系統持續推進本地化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