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市場評論

>

工業巨頭收并購活躍,競爭格局悄然重塑

工業巨頭收并購活躍,競爭格局悄然重塑

2024/10/31 9:43:51

在資本市場的棋盤上,并購重組無疑是最具戰略意義的一步棋。2024年,A股市場的并購重組活動如同一股不可阻擋的潮流,席卷了整個市場。

有數據統計,截至10月初,今年以來已有14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155件重大重組進展,公司數量和事件數量均超過了2023年全年。這一數字不僅令人矚目,更預示著A股市場并購重組的新浪潮已然到來。

花瓣素材_圖表,股票行情,發光二級管,財務數據,水平畫幅,銀行,股市數據,商業金融和工業,技術_11512583.jpg

這一現象背后,既有“硬科技”企業之間的強強聯合,也有央國企通過并購重組謀求做大做強,以及跨界收購等創新型收購案例的出現。

今年來,并購重組政策加速出臺,多措并舉活躍并購重組市場。中國證監會在2月召開支持并購重組的座談會,并出臺多項政策支持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提升投資價值。4月,新“國九條”明確提出加大并購重組改革力度。6月,“科創板八條”進一步明確要更大力度支持并購重組,特別是支持科創板上市公司開展產業鏈上下游的并購整合。9月,證監會發布“并購六條”,提出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質生產力方向轉型升級,鼓勵上市公司加強產業整合。

在工業領域,并購重組的熱潮正如火如荼地展開,成為推動行業變革和增長的重要引擎。

近期,上海電氣全資子公司上海電氣自動化集團有限公司擬以30.82億元現金收購寧笙實業100%股權,后者核心資產為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上海電氣表示,公司擬借助本次交易,與發那科機器人共同構建雙方在自動化領域的獨特競爭優勢,進一步聚焦智能制造、高端裝備等優勢應用領域。

沈陽機床(000410.SZ)在控股股東通用技術集團的支持下啟動資產重組,獲注“國家隊”機床資產。具體來說,沈陽機床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關聯方持有的中捷航空航天100%股權、中捷廠100%股權以及天津天鍛78.45%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

禾信儀器擬購買上海量羲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量羲技術)的控制權,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量羲技術專注于為量子科技提供上游核心硬件設備,而禾信儀器專注于質譜儀的自主研發、國產化及產業化。

中航電測收購成飛集團,注入航空裝備整機及部附件研制生產業務,拓展公司業務領域,增強抗風險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在眾多的收并購案例中,當屬半導體領域最為火熱。例如長電科技收購西部數據在中國市場的重要業務單元晟碟半導體、思瑞浦收購創芯微、中巨芯收購Heraeus Conamic UK Limited 100%股權、納芯微收購麥歌恩電子等等。

特別是隨著“并購六條”政策的推出,部分上市公司嘗試跨界并購以拓寬其業務領域。例如百傲化學宣布斥資7億元,從工業殺菌劑領域走向技術壁壘較高的半導體設備領域;雙城藥業收購奧拉股份100%股權,該交易完成后,雙成藥業將從化學合成多肽藥品的生產轉變為以半導體行業中的模擬芯片及數模混合芯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業務為發展重心;思林杰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科凱電子71%股份快速切入至軍工半導體領域等。

2024年的A股市場,并購重組的浪潮洶涌澎湃,不僅折射出資本市場的活力,更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這一波并購潮,是政策引導與市場驅動的雙重結果,它揭示了在全球經濟格局變化中,企業如何通過資源整合和產業升級來尋求新的增長點和競爭優勢。

花瓣素材_技術,金融,抽象,圖表,背景聚焦,股市數據,水平畫幅,無人,金屬絲,生長_11317418.jpg

除了國內市場,國際市場上收并購活動日益活躍。近期,全球工業巨頭們戰略性收并購事件更是層出不窮,這也進一步強化了其在全球市場的領導地位和技術整合能力。

例如,近日,施耐德電氣表示將斥資約8.5億美元收購高性能計算機液冷技術公司Motivair的控股權。

西門子智能基礎設施宣布計劃收購丹佛斯集團的丹麥子公司丹佛斯消防安全公司,標志著西門子在消防安全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此外,西門子公司正在就收購軟件制造商Altair Engineering的潛在交易進行談判。如果成功,這將是西門子史上最大的并購之一。

霍尼韋爾以18.1億美元先進成果收購空氣產品公司Air Products的液化天然氣(LNG)工業技術及設備業務。

如今,隨著并購市場的發展和行業規范的完善,并購市場正變得更加多元化,行業整合、跨境并購和跨界并購不斷涌現。在政策東風支持下,國內的收并購市場呈現出一定的趨勢和機遇:

其一,行業內整合加快:由于經濟復蘇未達預期,企業盈利壓力增大,部分規模較小或盈利能力較弱的企業可能會考慮以合理價格出讓給業內龍頭或更有實力及野心的企業。這種行業內的橫向整合將成為2024年中國并購市場的一大趨勢。

其二,外資企業本土化戰略:在國內經濟下行趨勢延續的形勢下,國內諸多潛力較大的企業估值將更為理性化。對外資而言,這將是對中國潛力企業投資、加速跨國企業本地化的絕佳時機,特別是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車等中國優勢領域投資。有助于外資企業更好地融入中國市場,同時提升本土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其三,中國海外投資加速:在國內需求仍較為疲弱的大環境下,中國企業將更為注重海外市場,可能通過海外收并購等方式加快中國企業出海步伐以進一步擴大版圖,加速全球化。例如,匯川技術于2024年7月27日宣布完成對法國工業軟件公司Irai的全資收購。這一收購旨在整合Irai在機電一體化設計與仿真領域的專業優勢,進一步強化匯川技術在全球工業軟件和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市場的競爭力。

這些趨勢不僅使得本土企業能夠通過并購獲取新的技術、市場和資源,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和市場適應性,同時也為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提供了新機遇,也為外資品牌深入本土化戰略開辟了新路徑。

在這場并購重組的大潮中,我們期待的不僅是規模的增長,更是效率的提升和創新的突破。最終,這些并購重組能否轉化為企業長期競爭力的提升,將是對所有參與者最大的考驗。


審核編輯(
李娜
)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直擊對話現場:跨界資源推動智能制造創新

光伏組件企業:中國綠色動能照亮全球

曙光網絡陳冰冰:融合兩大技術路線,為中國工業智能化提供更好的底層支持

魏德米勒重磅出擊,CeMAT ASIA等你來探!

電裝與羅姆達成共識,探討在半導體領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