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創東智亮相elexcon2024,帶來AI+智能制造新“配方”
今天的深圳,不只被貼上了中國科技走向世界的窗口的標簽,也是全球前沿創新技術成果的縮影。8月27日至29日,年度電子、嵌入式及半導體領域風向標——elexcon2024深圳國際電子展在深圳會展中心(福田)盛大開幕,打造半導體全產業鏈創新展示、一站式采購及技術交流平臺。現場400+展商、4萬+觀眾齊聚一堂,20+場前沿論壇、100+行業領袖共同探討市場脈動,捕捉未來技術趨勢。
展會同期,8月29日上午,由中國工控網、elexcon聯合主辦的“智馭未來·工業AI數智化論壇”在1號館舉行。來自格創東智、中控技術、海康機器人、佰維存儲、奧普特、航嘉、匯川技術等頭部企業領袖們匯聚一堂,共謀未來。會上,格創東智市場總監楊麗受邀出席并發表《強化AI+工業核心技術,打造新質生產力》主題演講,圍繞AI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最新研發成果和應用趨勢展開探討,從AI技術與業務的深度融合的主要方式, 以及AI技術賦能工業數智化的成功案例,為現場觀眾帶來可借鑒的發展路徑。
楊麗認為,AI技術與工業應用融合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從強技術導向的點狀賦能階段,到強需求推動的場景復雜多樣化賦能階段,再到既能針對設備、工廠的全面智能優化,又能實現全企業乃至全產業鏈決策驅動的綜合智能應用階段。AI技術的應用場景從點狀探索走深向實,作為技術加持推動工廠走向無人化自決策的管理模式,在制造業研、產、供、銷、服、管全流程實現了深度賦能。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牽頭發布的《工業智能白皮書》(2022)指出,基于生產領域的場景需求成效顯著、數據獲得性強、技術成熟度高等特點,生產管理成為目前工業AI應用的重點領域,占比超57%,涉及產品質量的識別分析、設備故障診斷與預測、過程參數優化等工業AI應用。
事實上,面對AI技術普及的黃金機遇期,格創東智早已摸準卡位,選擇融入軟硬產品矩陣等方式,精準出擊。“出于為客戶達成極致效率、極致良率和極致成本的目的,與扎實的AI技術人才儲備,格創東智將‘AI in Manufacturing’的發展理念根植于豐富的制造業土壤中,在制造業研發優化、制造優化、供應鏈優化、銷售運營售后優化等復雜場景中,獲取多元異構數據,構建AI算法模型,針對數據探索、根因定位、預測預警、反控優參、管理追溯等不同功能需求,打造AI類拳頭產品,具名產品涵蓋天樞AI缺陷檢測系統、章魚智腦工業AI大模型、數據智能大模型助手等,助力高度自動化制造業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助其節能降碳,實現預測性系統風險管理,驅動智能決策,優化供應鏈。”楊麗補充道。
在具體客戶服務實踐上,楊麗表示,“格創東智的AI相關應用已經覆蓋TCL集團的工程提效、內部提效、制造領域與智能終端領域。以TCL華星為例,在其智能研發平臺、集成供應鏈平臺、智能制造平臺、集成財經平臺、ERP信息化平臺等五大數字化平臺已建設超10類AI應用。2024年,AI助力其LCD仿真項目收益2800+萬元。其中,核心要素在于充分的AI人才與研發儲備,深厚的行業know-how,完善的產品布局以及全產業鏈價值共贏的業務生態。”
AI給未來帶來的改變,不僅僅是創變的新興技術,還有為智能制造場域自主決策、靈活的數字化,提供更可靠的敏捷事件響應保障。楊麗指出,除對內服務TCL集團外,格創東智構建的AI產品矩陣已賦能芯片、顯示、光伏、鋰電、電子、汽車等多個行業,在某半導體芯片客戶服務實踐中,格創東智在產品質檢環節提供根因分析、虛擬量測等AI服務,降低loss成本12%。在這背后,AI技術革命打破了服務邊界,為制造企業智能化轉型升級提供更準確、更智能、更前置地解決可見不可見問題的能力,為智能制造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
于先機,開新局。近年來,AI技術與工業領域的深度融合正引領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智能制造革命。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還極大地推動了工業產品的智能化、個性化發展。在AI技術不斷突破制造業發展邊界的新競爭格局下,格創東智將在“AI驅動決策”所需的核心能力、資源與落地實踐中延續出新,不斷下沉至智能制造深水區,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提交
格創東智入選新質賦能·2024新型工業化優秀實踐案例
成功案例 | 動力電池獨角獸EMS能源管理系統建設,打造全生命周期能碳管理
智聯創芯 | 格創東智助力2024年半導體智造產教融合教師研修班成功舉行
穩定、高效的AMHS將成為半導體工廠的“必選項”
格創東智良率管理系統獲評湖北省、武漢市首版次軟件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