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電子展中,這個展示主題被單拎出來……
前段時間與朋友閑談,說起“無感支付”。當時十分慚愧:多少是在圈子里混的,竟不知道其所言為何物。朋友一番解釋之后方頓覺:科技發展的太快了。
講實話,進入這個圈子之后,對于科技的發展速度,心里面多多少少是有一點逼數的。就如同這兩天以媒體人身份參加慕尼黑上海電子展,所見所聞,也頗有感慨。
往年該展會如何,我不甚了解。但是這一次,在上海新國際展覽中心的廣場,以“智慧工廠”為主題的展館和位于E5展館的智慧工廠科技園展區尤其亮眼。
智慧工廠科技園展區
智慧工廠主題館
“大批量自動化生產不復存在”
在訪談中,某機器視覺廠商表示:時代已經變了,現在已經不是大批量自動化生產了。他舉例說,過去,采購的需求是大批量;現在,他們要的是多樣化。如何應對需求越來越多樣化的市場?這是正是智慧工廠所要要解決的。
圍繞“智慧工廠”、“數字化”等話題,展館內同期進行了多場論壇。小編留意到現場有一句話:數字化和物聯網是工業4.0的基礎;此外,小編在對業內人士的采訪中也得到信息:數字化是實現智慧工廠的“基礎設施”。這樣一來,智慧工廠從哪里開始的問題就有了答案。
這次慕尼黑展中,機器視覺主題展十分火爆,吸引了參觀者的關注。在智慧工廠當中,機器視覺的應用十分廣泛,覆蓋“身份追溯”、“視覺監測”、和“質量檢測”等方面,“都承擔著生產數字化升級的關鍵工作”。
康耐視展臺的機器視覺產品
借著機器視覺、智能傳感等技術,一旦工廠數字化建立起來,生產線上的每一個零件都有了自己ID,制造的柔性化自然走起來不會太困難了。
“幫助客戶做到互聯”
不只是主題館,整個慕尼黑電子展期間眾多知名企業發布的新品和戰略規劃中,或多或少都與智慧工廠有所關聯。例如在萬可電子品牌戰略發布會上,小編了解到“WAGO Cloud”。據了解,為了更好的提供服務,萬可已經從硬件和軟件上,打通了從傳感器到云端的鏈接,為客戶提供優質的工業物聯網整體方案。
萬可電子品牌戰略發布會
而在硬件方面,深耕于移動機器人的仙知機器人展出了多款AGV產品,幫助中國企業打造從傳統自動化向智能化系統飛躍的智慧工廠。
仙知機器人展區
而在傳統工廠向智慧工廠變革的關鍵——設備間的互聯互通方面,位于智慧工廠主題館的深圳市研為科技有限公司帶來了旗下多款工控機產品、丹麥移動機器人品牌名傲機器人可為客戶提供同時控制多臺機器人的系統,另外,霍尼韋爾提出了一個“智慧互聯”的整體解決方案……
熱話題,冷思考
有分析指出,智慧工廠的整體市場規模在2021年將增長到100億美元, 市場很大,自然值得期待。但正如一位行業前輩所說,智慧工廠是一個龐大的、復雜的系統,需要對軟硬件進行科學、有序的設計和集成,制造業才能真正的從中受益。

提交
2024年斯凱孚創新峰會暨新產品發布會召開,以創新產品矩陣重構旋轉
禹衡光學亮相北京機床展,以創新助力行業發展新篇章
從SCIMC架構到HyperRing技術,機器人控制技術的革新
漢威科技用智慧化手段為燃氣廠站構筑安全防線
DSP應用市場的大蛋糕,國產廠商能吃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