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業界動態

>

機器人產業規劃出臺 “兩突破”“三提升”奠定未來基調

機器人產業規劃出臺 “兩突破”“三提升”奠定未來基調

2016/4/8 13:32:00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了實現我國機器人產業的“兩突破”、“三提升”戰略構想,即實現機器人關鍵零部件和高端產品的重大突破,實現機器人質量可靠性、市場占有率和龍頭企業競爭力的大幅提升。

4月6日,沈陽新松機器人中央研究院院長徐方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當前我國有著強烈的機器人市場需求,但從產業規模等問題來看,國家急需對機器人產業發展予以政策引導。從國家層面來說,要高度重視并扶持機器人產業發展,從企業層面來說,則是要抓住市場機遇,集中優勢資源逐步發展壯大成為世界級企業。

本次《規劃》提出,未來五年我國將形成較為完善的機器人產業體系。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明顯增強,產品性能和質量達到國際同類水平,關鍵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基本滿足市場需求。并從產業規模持續增長、技術水平顯著提升、關鍵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集成應用取得顯著成效等四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目標。

產業大而不強亟待提升

研究表明,盡管目前我國已經是機器人第一大市場,但自主品牌機器人遠遠不能滿足國民經濟各領域的需要。我國自主品牌機器人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領域,而高端機器人則是依賴進口,由此我國也損失了很多市場機遇。為此,我國既要提高企業生產效率,降低勞動成本,同時也要積極發展裝備制造業,加快跟進速度,進而實現市場與裝備領域的雙贏。

當前,我國機器人產業存在的問題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機器人技術層面,多關節機器人國外公司占了90%。二是機器人作業難度,現在機器人更多體現在焊接,在焊接領域國外占了84%。三是行業應用,真正機器人的高端應用主要集中在汽車行業,在這個領域國外公司占了90%。這說明中國機器人在技術層面,也就是機器人的復雜度處于比較大的劣勢,國外企業和技術占據著主導地位。

當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同時中國也成為了全球機器人競爭最激烈的戰場。中國機器人產業里的企業數量近幾年飛速發展,但質量仍需進行較大的提升。隨著趨勢的發展,中國將來很可能在產業鏈中處在低端,并有逐漸被市場邊緣化的風險。這些潛在的風險包括:技術空心化;應用低端化;市場邊緣化。對于風險,中國的機器人產業、機器人企業必須重視起來,要解決好,而當務之急則是要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五項任務覆蓋核心領域

在《中國制造2025》中,機器人是實現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撐和依托,由此可見,機器人對于工業的發展,尤其是在工業互聯網時代,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次《規劃》提出了五項主要任務。一是推進重大標志性產品率先突破,聚焦智能制造、智能物流,面向智慧生活、現代服務、特殊作業等方面的需求,突破弧焊機器人、真空(潔凈)機器人、全自主編程智能工業機器人、人機協作機器人、雙臂機器人、重載AGV、消防救援機器人、手術機器人、智能型公共服務機器人、智能護理機器人十大標志性產品;二是大力發展機器人關鍵零部件,全面突破高精密減速器、高性能伺服電機和驅動器、高性能控制器、傳感器和末端執行器等五大關鍵零部件。三是強化產業基礎能力,加強機器人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和標準體系建設、建立機器人創新中心、建設國家機器人檢測評定中心。四是著力推進應用示范,圍繞制造業重點領域實施應用示范工程,針對工業領域以及救災救援、醫療康復等服務領域,開展細分行業推廣應用,培育重點領域機器人應用系統集成商及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五是積極培育龍頭企業,支持互聯網企業與傳統機器人企業跨界融合,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帶動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形成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局面。

這些主要任務涵蓋了機器人產業的關鍵領域以及核心能力,對于形成較為完善的機器人產業體系,增強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提升產品性能和質量以及滿足市場需求等方面都有極重要的促進作用和意義。

將加大財稅支持力度

據介紹,中國政府正在打造機器人發展所需要的相關支撐平臺,如研究開發平臺、檢驗檢測平臺,以及其他的標準平臺。

徐方表示,機器人是典型的高端制造產業,政府相關部門一方面需要加強政策引導,同時也要不斷完善配套措施。希望國家支持政策能夠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如營改增以及對高技術企業實施減稅減負等。

據了解,為鼓勵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特別提出了六項政策措施。一是加強統籌規劃和資源整合,統籌協調各部門資源和力量,加強對區域產業政策的指導,引導機器人產業鏈及生產要素的集中集聚。二是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利用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工業轉型升級、中央基建投資、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等政策措施支持機器人及其關鍵零部件研發、產業化和推廣應用。三是拓寬投融資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機器人企業直接融資和并購;引導金融機構創新符合機器人產業鏈特點的產品和業務,推廣機器人租賃模式。四是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制定工業機器人產業規范條件,促進各項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研究制訂機器人認證采信制度。五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組織實施機器人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加強機器人專業學科建設,加大機器人職業培訓教育力度。六是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充分利用政府、行業組織、企業等多渠道、多層次地開展技術、標準、知識產權、檢測認證等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直播定檔!見證西門子與中科摩通聯手打造汽車電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議程搶先看|揭秘行業熱點,引領技術潮流

光亞論壇·2024 智能產業聚合高峰論壇舉辦!

新訊受邀參加華為Redcap產業峰會,并榮獲RedCap生態合作獎!

2024年斯凱孚創新峰會暨新產品發布會召開,以創新產品矩陣重構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