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是全球工業系統與高級計算、分析、感應技術以及互聯網連接融合的結果。它通過智能機器 間的連接并最終將人機連接,結合軟件和大數據分析,重構全球工業、激發生產力,讓世界更美好、更快速、更安全、更清潔且更經濟。
1、定義
“工業互聯網”(Industrial Internet)——開放、全球化的網絡,將人、數據和機器連接起來,屬于泛互聯網的目錄分類。
2、目標
工業互聯網的目標是升級那些關鍵的工業領域。
3、內容
工業互聯網將整合兩大革命性轉變之優勢:其一是工業革命,伴隨著工業革命,出現了無數臺機器、設備、機組和工作站;其二則是更為強大的網絡革命,在其影響之下,計算、信息與通訊系統應運而生并不斷發展。
伴隨著這樣的發展,三種元素逐漸融合,充分體現出工業互聯網之精髓:
智能機器:以嶄新的方法將現實世界中的機器、設備、團隊和網絡通過先進的傳感器、控制器和軟件應用程序連接起來。
高級分析:使用基于物理的分析法、預測算法、自動化和材料科學,電氣工程及其他關鍵學科的深厚專業知識來理解機器與大型系統的運作方式。
工作人員:建立員工之間的實時連接,連接各種工作場所的人員,以支持更為智能的設計、操作、維護以及高質量的服務與安全保障。
將這些元素融合起來,將為企業與經濟體提供新的機遇。例如,傳統的統計方法采用歷史數據收集技術,這種方式通常將數據、分析和決策分隔開來。伴隨著先進的系統監控和信息技術成本的下降,工作能力大大提高,實時數據處理的規模得以大大提升,高頻率的實時數據為系統操作提供全新視野。機器分析則為分析流程開辟新維度,各種物理方式之結合、行業特定領域的專業知識、信息流的自動化與預測能力相互結合可與現有的整套“大數據”工具聯手合作。最終,工業互聯網將涵蓋傳統方式與新的混合方式,通過先進的特定行業分析,充分利用歷史與實時數據。
工業互聯網是指全球工業系統與高級計算、分析、感應技術以及互聯網連接融合的結果。它通過智能機器 間的連接并最終將人機連接,結合軟件和大數據分析,重構全球工業、激發生產力,讓世界更美好、更快速、更安全、更清潔且更經濟。
4、效應
假設發展情況和互聯網大潮時期類似,截至2030年工業互聯網革命將為全球GDP帶來15萬億美元,相當于在計算全球經濟總量時把美國的經濟多加了一次。
最令人驚訝的地方在于這一切來源于那些看起來很小的生產力提升。即使是1%的生產效率提升,背后潛藏的上升空間也是沒有人可以抵擋的。
5、推動力與催化劑
工業互聯網需要應用的推動力和催化劑:
我們需要不懈努力推動技術創新,同時加大投資配置必要的傳感器、測試設備與用戶界面系統。投資將成為加速實現技術轉化的基本條件。工業互聯網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效率,能帶來多少便利將取決于其發展步伐。部署工業互聯網的成本將因行業與地區而定。然而,對該技術領域的投入,人們普遍認為其成本最終將獲得正收益。
堅固的網絡安全系統、管理脆弱環節、保護敏感信息與知識產權的有效途徑。
建立龐大的人才庫,包括新型交叉人才,如機械與工業工程結合形成新的“數字機械工程師”,創建分析平臺與算法的數據專家及軟件與網絡安全專家。培訓員工掌握相應技能,有助于確保創新,并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促進生產力發展。工業互聯網是一項需要投入人力物力的工程,但它將徹底改變我們的工業發展與生活方式,促進人腦與機器的互動與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