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中“牛鞭效應”現象的解析
“牛鞭效應”現象最先是由寶潔公司發現的。“牛鞭效應”是供應鏈上的一種需求變異放大(方差放大)現象,美國著名的供應鏈管理專家Hau L. Lee將其稱為“需求變異加速放大原理”,指的是信息流從最終客戶端向原始供應商端傳遞時,無法有效地實現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級放大,導致了需求信息出現越來越大的波動。
一、“牛鞭效應”現象產生的原因
(一)需求預測修正
需求預測修正,是指當供應鏈的成員采用直接的下游訂貨數據作為市場需求信號時,所得到的數據是經過修正的。供應鏈上成員采用其直接的下游客戶的定單數據作為市場需求信號時,就會產生需求放大。為了安排生產進度、計劃產量、控制庫存和計劃物料需求,供應鏈中的企業通常都會預測產品需求。當下游企業訂購時,上游企業的經理就會把這條歷史信息作為將來產品需求的信號來處理,調整需求預測,向其供應商增加訂購。因此,這種需求信號的處理是“牛鞭效應”產生的主要原因。
(二)訂貨批量決策
訂貨批量決策,即周期性訂貨政策使得企業向其供應商訂貨時,考慮庫存成本和交易成本之后,采用周期性分批訂貨。這種分批訂貨在企業中是普遍存在的,MRP和DRP系統都是分批訂貨,用MRP批量訂貨出現的需求放大現象,稱為“MRP緊張”。在供應鏈中,企業應在一個周期或者匯總訂單到一定數量后再向供應商訂貨,這樣可以降低成本。
(三)短缺博弈
短缺博弈,是指當需求量大于供應量時,一般的決策是按照用戶的訂貨量比例來分配現有的庫存供應量,此時,用戶會故意夸大其訂貨需求,而當需求降溫這種訂貨又會突然消失,造成需求放大現象。采用傳統的庫存管理模式不可能解決新的庫存問題,有必要探討新的庫存管理模式。
(四)提前期
需求的變動會隨提前期的增長而增大,且提前期越長,需求變動引起的訂貨量就越大,企業由于對交貨的準確時間心中無數,因而持有較長的提前期,因此提前期的拉長也會造成“牛鞭效應”。
(五)庫存失衡
庫存責任失衡加劇了訂貨需求放大。在銷售商資金周轉不暢時,銷售商會利用這些存貨與其他供應商易貨,或者不顧供應商的價格規定,低價出貨,加速資金回籠,從而緩解資金周轉的困境;再之,銷售商掌握大數量的庫存也可以作為與供應商進行博弈的籌碼。因此,銷售商普遍傾向于加大訂貨量掌握主動權,這樣也必然會導致“牛鞭效應”。
二、“牛鞭效應”現象的消除辦法
(一)縮短提前期
一般來說,訂貨提前期越短,訂量越準確,因此縮短訂貨期是破解“牛鞭效應”的一個好辦法。并且通過應用現代資訊系統可以及時獲得銷售資訊和貨物流動情況,同時通過多頻度小數量聯合送貨方式,可以實現實需型訂貨,從而使需求預測的誤差進一步降低。
(二)實現供應鏈企業間的信息共享
企業之間必須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真正認識到彼此是利益共享、共擔風險的,供應鏈成員之間要通過現代信息技術來實現信息的實時交流溝通,減少信息的不對稱性,準確把握下游企業的實際需求,同時也能掌握上游企業的實際供應能力。供需雙方在戰略聯盟中相互信任,公開業務數據,共享信息和業務集成,從而降低產生“牛鞭效應”的機會。
(三)合理分擔庫存
聯合庫存管理策略是合理分擔庫存責任、防止需求變異放大的先進方法。在供應商管理庫存的環境下,銷售商的大庫存實質上加劇了訂貨需求放大,使供應商的風險加大。聯合庫存管理則是對此進行修正,使供應商與銷售商權利責任平衡的一種風險分擔的庫存管理模式,它在供應商與銷售商之間建立起了合理的庫存成本、運輸成本與競爭性庫存損失的分擔機制,將供應商全責轉化為各銷售商的部分責任,從而使雙方成本和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有利于形成成本、風險與效益平衡。
(四)規避短缺情況下的博弈行為
當出現商品短缺時,供應商可以通過互聯網查詢各下游企業以前的銷售情況,以此作為向他們配貨的依據,從而杜絕了下游企業企圖通過夸大訂貨量而獲得較多配給的心理。增加透明度可以此緩解下游企業的恐慌心理。
(五)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
采用SCM系統中的聯合預測、協同計劃、和JIT等技術,就能實時地獲得下游的真實需求信息,消除預測不準和批量訂貨等;采用Internet/EDI等技術,能實現業務信息的及時傳遞與共享,有效消除由價格補貨、環境變異和短缺博弈等;運用供應鏈協同、EDI和VIM等技術,能夠減少庫存失衡和企業間實現庫存共享與轉運調撥;運用APS、第三方物流3PL和第四方物流4PL技術,通過計劃的優化與準確性或業務外包來縮短采購的提前期。
正是由于“牛鞭效應”的存在,才使得整個供應鏈有必要更加緊密的聯系。針對此效應的措施,才能引起各方的注意,從而進一步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效率,進而為企業創造效益!

提交
派拓網絡被Forrester評為XDR領域領導者
智能工控,存儲強基 | 海康威視帶來精彩主題演講
展會|Lubeworks路博流體供料系統精彩亮相AMTS展會
中國聯通首個量子通信產品“量子密信”亮相!
國家重大裝備企業齊聚高交會 中國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舉行